纯净生活,无疾自愈

图片展示

2023年了,新冠走了吗?

作者:纯净生活 浏览: 发表时间:2023-10-11 09:42:38

一组来自中疾控《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的数据显示:2023年8月1 - 31日,全国报告新增重症病例532例、死亡病例43例。

  欢迎大家进杜院长直播间与学习群交流(V:m1413519)

由于疫情反复,“二、三阳”接踵袭来,许多人陷入了“阳-阳康-复阳”的循环,给自身免疫功能带来了空前的挑战。


在与病毒的持续对抗中,身体内似乎经历了无数轮战斗,很多人感觉身体大不如前。心慌、气短、浑身乏力、嗜睡、四肢酸痛无力等症状,好像身体内的每个细胞都在“呼救”!



2023年9月8日在《Cell》上刊登的最新研究论文更是给人们以“警示”:新冠病毒感染可引起炎症反应, 导致“阳康”后的免疫系统抗病毒能力远没有恢复如初;且重症新冠肺炎可引发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长期性变化!


因此,为了维护健康,我们应从日常饮食、心态和生活方式着手,践行抗炎理念并认识到抗炎的重要性。


01 了解炎症,影响免疫


在《抗炎》一书中,作者解释了“炎症是身体对抵御入侵者并防止其停留的一种反应机制,分为急性和慢性炎症”。


急性炎症是指发病急且持续时间较短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和功能障碍等。急性炎症发作是身体正常履行职能的表现,例如发热是人体为抵御病毒而启动的一种正常急性炎症反应。


尽管急性炎症在体内发挥重要作用,但作为有效的防御机制,应在短期内消退。如果炎症持续时间过长,发展为慢性炎症,其破坏性也将增加。例如,经常发热可能会增加未来罹患癌症或心脏病的风险,并影响免疫系统功能。



2022年2月22日《梅斯医学》发表了一篇来自《柳叶刀》的系统综述,收集世界各国和地区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心理疾病患者的相关数据,详细对比新冠疫情前后抑郁症与焦虑症患病率的不同。


结果显示,若无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抑郁症患者达1.93亿,焦虑症患者则为2.98亿,但在疫情影响下,导致抑郁症患者增加幅度约27.6%,焦虑症则增加约25.6%,其中女性和年轻人的抑郁症和焦虑症患病率更容易受到疫情影响。


现代社会生活面临各种压力,比如工作量的倍增和紧迫的截止日期可能引发焦虑和烦躁情绪,对重要决策感到担忧,每次开车遇到交通堵塞总有随时想弃车而走的冲动,还有因为打电话给某人却长时间等待回复而感到沮丧等,但长期处于这些消极状态也会导致体内炎症肆虐。


02 常见的炎性食物有哪些呢?


➡️过量红肉。摄入过多会促进身体炎症反应的发生。

➡️加工肉类。如烟熏肉、烤肉、火腿、香肠、培根等

➡️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如精细主食及含糖较高的食物,摄入过多可能会激发炎症

➡️高盐食物。如烹调盐摄入过多,常吃咸肉、咸菜等

➡️反式脂肪酸。如含有起酥油、植脂末、代可可脂、人造奶油的零食、甜点等



既然有炎症饮食,也会有抗炎饮食,作为从事抗炎研究的人员,我是如何知行合一,做到面对病毒从容应对的呢?9月27日今晚,我将在微信群跟大家分享,后疫情时代,我们应该如何科学提升身体免疫力,欢迎大家来听听。

  欢迎大家进杜院长直播间与学习群交流(V:m1413519)

文章推荐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