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净生活,无疾自愈

图片展示

胃反酸、烧心怎么办?避免炎症是关键!

作者:纯净生活 浏览: 发表时间:2022-09-26 11:23:35

主讲人:杜铭院长

(文字整理于杜院长讲座视频)

欢迎大家进杜院长直播间免费学习与咨询(V:m1413519)

01

炎症是反酸烧心的罪魁祸首


今天我们给大家讲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讲到了日常生活中大家关注度比较高的话题——烧心、胃反酸,这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见症状


对于胃反酸,大家通常都会理解为,是因为胃酸太多反流到了食管,然后引起了烧心症状。但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呕吐,呕吐的时候,胃酸和食物会一起经过你的食道吐出来,但在这个过程中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感觉烧心反酸。核心原因在于哪里呢?其实反酸烧心不是因为你的胃酸太多,而是在于你的“食管下括约肌”出了问题。


食管和胃之间的“门神”


在我们的食管和胃之间有一个门神,就是我们的食管下括约肌,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像一个物理性的、扎住的口子一样,能够阻止胃里的各种物质进入食管。


为什么食物会从胃里边反上来呢?有一种原因是你“大头冲下”了,就是你整个人倒过来了,胃里的东西就会反流进食管,造成呕吐。


所以说当一个人喝醉酒之后坐姿不好会特别容易出现生命危险,一定得让他站起来才行,如果让他窝着坐在那里,一旦食管下括约肌产生松弛,食物从胃里逆向入口,没有及时排出,进入了气管,就会很容易造成人的死亡


大家一定要记住,人在正常姿态下,一定是食物在下,食管在上。食物之所以会从胃里边反上来还有一种原因是你小肠里边的细菌繁殖过多,它们产生的气体会往上顶,然后把胃里的食物给顶到食管里来了


所以说,胃酸反流其实和人体下端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相关。但有一个问题是,如果你的食管下括约肌不松弛,就算小肠里的气体往上顶,你胃里边的东西也不会进入食管。而且就算你的食管下括约肌松弛了,食物反流回了食管,你也不一定会出现烧心反酸的症状,因为我们的食管不会轻易受到胃酸的影响


食管真的怕胃酸接触吗?


事实上,我们的食管上皮细胞非常耐酸,正常情况下就算胃酸反流到了食管也不会造成什么症状。


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实验叫“伯恩斯坦测试”,伯恩斯坦测试是什么呢?其实是一个很痛苦的实验,就是像鼻饲管一样,不经过口腔,直接通过鼻腔将一根管子接入我们的食管,然后注入盐酸,就相当于直接把盐酸喷到受试者的食管上,以便模拟胃酸反流到食管时的状态。但在这种强酸的刺激之下,健康的受试者并没有感到烧心或者反酸,甚至没有感到任何的疼痛,这说明我们的食管对于胃酸是耐受的


还有一个小鼠实验是把小鼠的食管直接接到十二指肠上,这样胃酸就会随意进入食管,实验人员想看看当胃酸直接接触小鼠的食管时,究竟会对食管造成多大的伤害。结果发现,需要花上三周时间才会导致小鼠的食管表面出现损伤。这个结果就告诉了我们,胃食管反流和胃酸的侵蚀其实没有什么关系。


胃食管反流是炎症造成的


胃食管反流的重要诱发因素不是因为胃酸进入了食管,而是由于你的食管产生了病变。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来说,胃酸进入食管不会产生症状,但如果你的食管内存在着炎症,就会感觉反酸、烧心。所以说胃食管反流背后的逻辑是炎症。


在刚刚提到的小鼠实验中我们会发现,即便是长时间与胃酸直接接触,食管表面也不会出现损伤,这是因为真正的损伤其实是从食管黏膜的最下层开始的,我们的食管表面是表皮层,它下面还有基底层,再下面是血管。


基底层是食管内最先出现炎症病变的部位,然后炎症会自内而外地蔓延,到最后食管表面的细胞才会受到波及,出现我们在消化内镜中能够看到的食管炎。


在一项人体试验中,研究者还发现,长期服用抑酸药物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停药后的一到两周会出现严重的烧心反酸症状。为什么说反流性胃炎患者吃药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呢?因为抑酸药物的治疗和我们所追求的健康理念不一致,我们追求的理念是改变你身体的慢性炎症反应,不再出现食管的炎症化反应,当你的食管没有炎症,就不怕胃酸过来。我们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定要抓住疾病的核心所在。


食道里的炎症是怎么产生的?


如果只是短期地接触胃酸和胆汁,食管细胞不会受损。不过,胃酸会促使食管细胞分泌促炎的细胞因子,这些炎性细胞因子会吸引大量的炎症细胞聚集在食管部位,造成这里产生的炎症反应


中国民间有一个说法是不要治脚气,让脚气留着排毒。为什么呢?就是当你的皮肤表面出现了一个破溃点之后,这里的炎症因子会把其他地方的炎症因子吸引过来,从而避免其他部位的炎症因子聚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让脚这样一个不太重要的外在部位常年保持着炎症,其他部位就不太容易出现炎症。


还有一种说法是什么呢?在日本特别流行,叫作“若要安,三里不能干”。就是利用艾灸的方式把足三里这个地方灸出破溃,让这里永远带着一个水泡,所以在日本你会发现一些男性,足三里这个地方总是烂糟糟的,原理其实就是“若要安,三里不能干”这句话。


这种方式又叫作瘢痕灸,其实就是通过艾灸的方式给身体故意制造一个破溃点,当你的某个部位被艾灸烫伤之后,上皮细胞会不断地愈合,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把身体其他部位的炎症因子给吸引过来


其实中国民间有很多老祖宗留下来的理论是行之有效的,自古人们就发现,如果身上某个地方保持着一定的破溃,就不太容易生别的病。只不过这些老爷爷不知道是为什么,是靠大量的总结得出的结论。其实按照现代医学来解释,就是利用炎症细胞的聚集性,哪里发炎,哪里就容易吸引来炎症细胞,这样其他部位就不太容易发炎了


这也是中国人所说的“有小灾小病的人更容易长寿”的原因。什么叫小灾小病,就是每个月会来一两次的,比如口腔溃疡就算小灾小病,一个经常口腔溃疡的人,其他地方会不太容易发炎。


而且像这种小炎症,你能看得到,如果是血管内部发生了炎症,你就看不到,也不知道它的存在,这样的炎症如果突然爆发,就是大问题了


02

如何解决胃食管反流的问题?


许多胃食管反流的患者在胃镜下找不到任何可见的损伤,只有进行组织活检时,才能发现炎症病变,其实这就是因为食管的炎症损伤是从最深处开始的,然后从里到外一点点地反应到食管的表面


这也是我不太做胃镜、肠镜的原因,因为这里只能看到表面现象,表面没问题不代表里面没问题,我更注意的是临床医生看不见的那些地方。


胃食管反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胃食管反流也好、胆汁反流也好,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因为胃酸出现在了不该出现的地方,食管细胞认为自己受到了敌人的威胁,于是发起了炎症攻击,这些炎症攻击最终造成了自身组织的损伤,所以我们才会容易感到烧心反酸。


烧心的本质是炎症,其实大家在生活中用的一些治疗烧心的药物本质上不是来抑制胃酸的,而是帮助控制炎症的。包括各种拉唑如奥美拉唑、艾普拉唑等等,尤其是奥美拉唑,它是目前胃病中使用量非常非常大的一种药物。


研究发现,50%的胃食管反流患者在使用了这些药物之后,反流到食管中的胃酸仍然过多。也就是说,这种药物无法抑制胃酸的反流,但为什么它们又能缓解患者反酸的症状呢?其实是因为它们能够控制炎症反应,但如果是想控制炎症反应,我们更希望大家通过调整饮食的方式,而不是通过吃药去控制


如何从抗炎角度调理反酸烧心?


大多数的胃食管反流病可以通过改变膳食和生活方式来解决。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烧心是因为炎症引起的,那首先就应该让食管避免接触诱发炎症的物质,包括胃酸以及自己的不耐受食物


你可能对鸡蛋不耐受、可能对某种芒果不耐受、可能对虾不耐受,但究竟你对哪种食物不耐受,说实话我不知道,你要自己去做一个食物不耐受检测,哪怕查个90种、查个112种或者查200多种都可以。这样你就能知道你对什么的东西不耐受了,然后避免去接触它就可以了


此外,需要通过饮食减轻身体中的炎症反应。这需要你吃“真正的食物”;避免过度加工的食品;少吃种子植物油;避免麸质,麸质其实是个西方理论,我们中国人对麸质过敏的不多,对乳类过敏的很多,所以大家更要小心乳类食品。


此外,还要在膳食中加入一些抗炎物质,比如含有欧米伽3的食物、具有抗炎作用的香料如姜黄、生姜、肉桂等等。只有减轻身体中的炎症反应,你的烧心反酸才能得到真正的治愈。


文章推荐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