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净生活,无疾自愈

图片展示

纯净生活|脾脏是身体之本,保护肠道健康,找到健康根源

作者:纯净生活 浏览: 发表时间:2022-09-05 09:15:28

本期直播杜院长为您讲解了如何选取食用油和解决便秘问题,以及向大家揭示了治疗疾病的根源在于日常生活习惯和饮食。


01

物理榨油和浸出法榨油


简单和大家分析一下榨油的两种方式,物理压榨法和浸出法。首先我们要明确,如果油特别清澈,特别亮,那么这一定是通过浸出法榨的油;如果油比较浑浊,那么就是物理压榨出的油。


物理压榨法就像用手拧毛巾;浸出法就是将小石子和盐粒混在一起,加水将盐粒融化,然后过滤掉石子,最后通过晾晒剥离出水分的过程。


用物理法榨油时,剩下的豆粕或者菜籽的残渣中有大量的油脂,在压榨时豆类中的很多营养成分也会在油里面,榨得不干净,成本比较高。


而浸出法榨油,要溶出油就不能加水了,因为油不溶于水,只能加一些化工类油脂如氢化油。用化工类油脂浸泡大豆,大豆中的油就会溶于化工类油脂,然后通过其他手段将化工类的添加油剥离,最后就形成了所谓的精制油。


纯净生活15条基本准则中建议大家吃优质脂肪,而不是用精制植物油,这两个完全不是同一概念。比如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吃的黄豆,这是一个整全的食物,有很多的营养。


如果将其做成粗制植物油,油脂里面不仅有优质脂肪还有一些大豆中的营养成分;但是如果将其进行溶解精制,那里面就是纯粹的植物油,并且经过了化工类油脂融合。


所以浸出法榨的油比较便宜,浸出法榨的转基因大豆油会更便宜。而物理压榨的出油率低,成本较高,所以推荐大家食用物理压榨的油。


分辨物理压榨还是浸出法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物理压榨法会更多地保存植物的原始特征,比如物理压榨的亚麻籽油有鱼腥味,物理压榨的大豆油有豆腥味。如果油不仅清亮透彻,而且什么味道也没有,那说明这个油是浸出法所得,并没有什么营养价值。


02

解决便秘


1. 为什么吃蔬菜水果还会便秘?


经常有人问,便秘应该吃什么?为什么吃水果蔬菜还会便秘?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蔬菜经过焯水煮熟后会大幅度缩水,从一大锅变成一小盘,这说明了蔬菜本身的保水能力不强。蔬菜体积大是因为含水量高,而当我们把蔬菜焯水拧干后再放回到水中泡,我们会发现它吸不成以前那么大的体积了,这个过程就相当于我们肠道里面的反应。


蔬菜经过焯水后失去大量水分,再经过熟制水分更少。我们吃下去后,肠道不断蠕动,会对这一小团蔬菜不断地挤压,当被推到直肠时已经完全脱去水分,变成一个很干的菜团。


这个过程就像榨油中的物理压榨法,肠道蠕动挤压菜团,小肠从菜团中吸水,这个菜团到直肠时就已经很干燥了,里面有很多不溶性膳食纤维。这就是越吃蔬菜越容易便秘的原因。


吃水果能不能大便通畅也在于水果是否容易脱水。举个例子,苹果如果不借助机器,很难用手或者纱布等物理方式榨汁。因为苹果含有大量的果胶,锁水能力比较强,如果不把果胶打破,用物理方式榨不出里面的水。这类水果的保水能力强,有润肠通便能力。


但是像草莓、西瓜、葡萄这类水果,日常是可以用物理方式将其榨出汁的。我们可以想象,这类水果进入肠道后很容易脱水,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通便作用。

 

2. 脂肪和谷物对人体粪便的影响


除了蔬菜水果,我们日常还吃脂肪,也就是油。无论什么油都和水不相溶,所以油在肠道中主要有润滑作用,肠道的挤压对油没有作用,因为油中是不可能有水的。所以油在肠道中有一定的通便作用。



另外我们日常吃的谷物既能和油相溶,又能吸水。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用一斤面粉和一斤水调和后,再让其脱水很难,即使调和后的面团放在锅里炒也很难把水挤压出来,变成面粉。


所以排便不畅不是因为蔬菜或水果吃得少,而是因为粪便的含水量不够。什么食物含水量够呢?像谷物这种自身锁水力强的食物,不容易脱水含有高果胶的蔬菜水果。


3. 人体粪便含水量是解决便秘的关键


此时,我们要知道一个东西——水溶性膳食纤维,有强力的保水作用。一些有不溶性膳食纤维的蔬菜,水分和纤维可以在肠道中分离;而像土豆、洋葱和苹果等水溶性膳食纤维食物,其中的水和膳食纤维联系紧密,具有一定的通便作用。因为它的纤维不会让水离开,能够在直肠中形成一个含水的团团,比较容易排出。


日常生活中,当出现便秘情况时,可以观察粪便形状,如果像小球球,说明粪便内的含水量不够。


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多喝水,让肠道不要从菜里面抢水,除此以外还可以多吃一些锁水能力强的食物。那么如何判断食物的锁水能力强不强呢?


我们只需要记住一个概念,在做饭时,哪些食物用手拧不出水,哪些食物和水融合后很难分离。比如,当我们排便不畅想要吃水果,看到水果第一反应用手抓它,如果脱水那么它的通便作用就不强,要找那种偏硬的,有一定水分并且难脱水的。


这也就是熬膏常用梨而不用苹果的原因。梨的纤维和水容易脱离,而苹果果胶含量高,不容易脱水,所以苹果是通便的好选择。


粪便是由体积、脂肪和水分组成的,体积取决于所吃食物当中的残留物。如果天天喝粥喝水吃蛋糕,那粪便不会有体积,这样一定不好。


因为人体器官遵循用进废退原则,天天吃精细食物,肠道不需要蠕动就能消化,长此以往肠道的蠕动能力会越来越差。这时候如果遇见一些食物,肠道蠕动不了,没办法推进食物,就会得肠阻梗。


03

辣椒对肠胃的影响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纪后会做肠息肉检查,预防结肠癌。这是因为日常吃的食物摩擦肠壁,损伤黏膜,我们吃的每一口饭都是肠道在承受结果。所以建议大家少吃辣椒,因为辣椒并不是我们身体需要的成分,还会对肠粘膜产生刺激。


吃四川火锅时,大家都会有这种感觉,第一天晚上吃的很爽,第二天上厕所很难受,就是因为辣对肠粘膜产生了刺激,有种火烧火燎的感觉。


但是经常吃辣,肠粘膜为了保护自己就会接受辣的存在,不再发出报警信号,当辣经常刺激肠粘膜,它的反应速度会变慢,即使发生肠漏,也不会发出信号,我们就不会及时知道身体出问题了。


所以常年吃辣对身体是一个非常大的伤害。纯净饮食最基本的准则就是避免伤害我们身体内部的反馈机制。


04

疾病根源在于生活习惯和饮食


1.脾脏是身体之本


我们经常说治病要去根,比如被车撞伤了,想要去根就远离事故车辆,遵守交通法则;被刀砍伤了,想要去根就少打架滋事。所以我们想健康,就要明白根在哪里。绝大多数疾病的本质在于日常生活习惯和饮食。


一个人如果常年在阴冷潮湿的冷库里工作,那他的身体一定偏阴寒;如果常年在火边工作,那他身体一定偏燥热缺水的。根一定不是病本身,病是由生活习惯催生出的现象。通俗地来讲,吃什么饭拉什么屎。所以病根全在于生活习惯和饮食中。


《黄帝内经》有言: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就是指呼吸的空气,从上面走;浊阴是指大便小便,从下面走。


中医认为,清阳在身体的分布需要通过脾脏实现。脾是指身体的运化功能,即肠道菌群功能,这些功能强大,才能生发清阳,即营养物质供应不匮乏。如果脾受湿困,功能被限制,就会感觉身体沉重,浑身没劲,像背了一个大包裹,昏昏沉沉的。


所谓湿困,湿即水,困就是不流动,就像水流在布上,这就是湿困状态,被一个身体代谢不掉的东西所控制住的水。痰也是一种湿困。


现在很多年轻人总是提不起劲,浑身不舒服,就是因为湿生了重浊。因为大家都喜欢熬夜,夜晚没有阳光,露水偏多,湿度偏高,而身体在晚上是偏热的。外界潮湿会从身体吸取热量,日积月累湿气越来越重。像桑拿房和汗蒸房的温度偏高,进去后是身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除此以外,很多人爱吃肉,羊肉串,蛋糕等油面糖混合食物,这些食物对消化速度是有一定影响的。在吃饭时我们会发现,吃肉比吃蔬菜更耐饿,这就是我们脾胃代谢能力的表现。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两餐之间保持微饿状态,即当你下一餐进食之前,要刚好把上一餐的所有营养消化光。很多年轻人不饿不吃,也不知道吃多少,吃得对不对,这样脾胃会处于完全失控的状态,进而影响阳气在身体的运输。


在这样的状态下,清阳不能出上窍,浊阴不能出下窍,最后九窍不利,耳目闭塞,大小便也不好。李东桓曾说“脾胃虚则九窍不通”,很多年轻人无论是胖还是瘦都是因为脾胃虚。脾胃功能正常的人应该是不胖不瘦的。


脾主肌肉,如果脾胃功能正常,四肢百脉的营养物质供应充足,人应该是有肌肉的。脾胃是消化的工具,像一个化工厂,化工厂的前提是原料,如果不给脾胃一个合理的原料,吃八百多种调脾胃的药也没用。就像一台没油的汽车,即使请世界最好的修理工也没办法启动。


人的身体能力其实很强大,没有水时,吃蔬菜水果也能补充水分,素食者也可以从核桃中提取脂肪。但前提是要吃对的食物,如果什么也不吃,脾胃没办法运转。


2.健康的根源

当你真的尊重自己健康的时候,就会理解纯净生活15条基本准则是治疗所有疾病的根源。如果今天不摄入维生素,身体会受一点伤害;不摄入蛋白质,身体也会受一点伤害,这就是均衡摄入八大营养素(包括益生菌)的目的所在。给身体好材料,让身体在自由的组合变通之下产生一个好结构,然后让你的四肢百脉,五脏六腑都健康,你就不会生病。


健康就是这么简单,吃任何药物都解决不了根源,因为我们不是吃药长大的,是吃食物长大的。饭吃不对,饮食安排不合理,没有任何药物能把饮食调理好了。只有找到健康的根,所有疾病问题才能解决好。

欢迎大家进杜院长直播间免费学习与咨询(V:m1413519)

文章推荐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