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夏犹清。立夏这天开始,天气变暖,雷雨渐多,万物生长更加肆意。正如古语所云:“万物至此皆长大。”
立夏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气,与立春、立秋、立冬合称“四立”,它是一年中很重要的转折点。
立夏的“夏”字,有“大”的意思,自然界万物在立夏之后,开始呈现一种向外蓬勃生长的趋势,我们人也是一样。到了夏天我们体内的阳气会大量往外生发,因此身体多处于外热内虚的状态。
立夏养生,就是在为健康过夏打好根基,改善体内阴阳失衡的状态。以下三件小事,坚持做,你将获益无穷。
通络贴贴养心穴
近来,你是否觉得晚上燥热烦闷,难以安心入睡?白天面对家人朋友,说话常常带有火气,一句不合就想吵架?早上上班不小心被路过的车溅到一脚泥,心情可以郁闷一整天,连带工作效率也降低不少……到底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由于“夏气与心气相通”,立夏前后,人体气血更加外越,心率、呼吸开始加快,同时也会对情绪产生影响。从中医的角度上说,心在五行属火,夏日心火重,灭火需用水,心经早准备好灭火之水,而且是一片海水,这个穴位就叫少海穴。
少海穴的位置比较好找:屈肘,在肘横纹尺侧纹头凹陷处取穴。少海穴为五输穴之合穴,五行属水,刚好可以用来“灭火”,所以它的功用就是理气通络、益心安神、降浊升清。
平时工作累了,或者觉得心神不宁,这时可以刺激一下这个少海穴,配合手腕处的神门穴,有安神降火之功。神门穴也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五行属土,为心经的原穴。(愈大夫通络贴项目负责人微信:m1413519)
通过贴通络贴刺激这两个穴位,不仅可以起到抑制心火的作用,还可以直接滋养心经的气血,调节脏腑机能,晚上睡前贴还有助眠的作用。
常吃养心食
立夏这天,许多地方还有吃“立夏饭”的习俗,主要是各种豆类混在一起,这个时候吃可以清热解毒、健脾益胃。
有些地方做立夏饭,用的是糯米,但是我们都知道糯米吃多了不好消化,所以脾胃不好的人要少吃。立夏之后,多选择温补阳气、有辛味生发的食物,如生姜、韭菜、大蒜等,同时适当补充苦味蔬菜,如苦瓜、苦菜等,用带苦味的食物养心清热。
对了,这个时候还要多吃点红色食物,红为火,入心,补气补血。故红色食物进入人体后大多具有益气补血的效用。
偏温性的红色食物有大枣、牛肉、羊肉、荔枝、龙眼等,有补血、活血的作用,一般形体瘦弱、贫血、心悸、四肢冰冷的人可以适当多吃一些;西瓜、西红柿、草莓等红色食物则偏于寒凉,比较适合心火亢盛、爱上火的人。
做好养心功
还记得小时候每每喊热,家中老人就会念叨一句:“心静自然凉”。
嵇康的《养生论》也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或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身体的燥热多半缘自心态的浮躁,只要意念有冰、心中存雪,便不会感到天气极其炎热了。下面推荐两种养心功,入夏后常做,你会觉得这个夏天好过多了。
第一种养心功比较简单,就是静坐,然后闭目吞津。
方法:端坐,双目微闭,调匀呼吸,如此静坐片刻,待口中津液较多时,便将其吞咽,可连续吞咽3次。
然后上下牙叩动,做叩齿10~15次。这种功法,即养生功中的吞津叩齿及静坐方法,可以养心、安神、固齿、健脾。
第二种方法则是通过深呼吸、握拳来起到养心目的。
方法:端坐,然后开始深呼吸,注意吸气时放松,呼气时紧握双拳,连续做6次。这样一呼一吸,对于调气息及血液循环有好处。而且当用力握拳时,可以起到刺激掌心劳宫穴的作用。
劳宫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心是君主之官,心主神明,心包经对心脏起着保护作用,而劳宫穴是心包经上的要穴,有清心火、除湿热、理气和胃、镇静安神之功,刺激这个穴位,能补养心脏。
这两种方法最好在每天上午11点到中午1点之间,即气血循行心经的时候做,养心的效果更好。(愈大夫通络贴项目负责人微信:m1413519)
让创业不再孤单,诚招全国代理。
加微信,我们的故事开始了...